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观看同一堂思政大课的心得体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08 15:57:51

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观看同一堂思政大课的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接到学校党委宣传部关于组织开展“职教生心中的二十大”活动的通知后,十分重视,积极布置教研室和老师开展学习活动,院长谢盛坚在1127日召开的马院例行工作和党建工作二合一腾讯会议上,再次进行了动员部署,要求每个老师必须尽量抽时间观看学习“人民网+思政大课”,并提供学习情况的佐证材料,还要求大家写下心得体会一并提交。从总体情况看,每个教师都比较认真学习了“人民网+思政大课”相关内容,并按要求提供了学习资料。大家普遍认为,“人民网+思政大课”内容丰富,讲述精彩,深受教育,对今后马院老师更好的开展思政课教学,更好地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使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教材、进学生脑袋具有很大的帮助。

  1. 支部委员的感悟

    支部委员谭慧连老师说,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的带领下,祖国日益强大,人民都过上了幸福生活。科技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让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聚焦鸟巢,为中国的发展而欢呼和谐社会的建设,让华夏大地一片祥和。我《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祖国取得如今巨大的成就的背后的不容易。正是因为有一代代前辈的不懈努力与接力,我们如今的生活才会这么美好。一代代人的积累,终于成就了新中国的发展伟业。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伴随着新中国在新世纪的初期的高速发展,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被祖国的各项伟大成就所震撼,在我们身上,身为中国人的自信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但这份民族自信心得来的背后,却是前辈们抛洒的热汗铸造。身为新时代的年轻一代,我们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努力实践,不惧怕行进路上的艰难困苦,才能有一番成就。

    支部委员莫静思老师表示,我党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我党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三万九千八百元增加到八万一千元。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导下,在人民网“同上一节思政课”的内容的引导下,自己将把二十大精神融入自己的课堂中,让同学们在党的二十大思想的影响下,努力奋斗,把握青春。

  2. 老教师的情怀

    吴淑贞老师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老师赵华珺从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讲起,讲述了时代下青年将自己理想与民族前途命运结合的故事。“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重温五四精神,发扬爱国热情,新时代的知识青年应当如何继承先辈遗志、热爱伟大祖国?新时代的青年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张智凡、王一棠、李晟泽、田震、王步超、杜椿霖、龙吉克、娄雷雷、李静宇、何柏言……一个个来自社会各个平凡岗位的陌生名字,分别用各自的青春谱写最美青春年华,展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的赤子情怀。

    张静老师表示,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的老师,要对此要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对文化的阐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东学西渐再到西学东渐,从全面否定再到全盘西化。这种转变体现出中国的文化自信问题。中国面对世界的文化应该采取什么的态度。在进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既要避免盲目的自大也不能全盘否定,积极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创新和转化,建立文化现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重视中国文化和历史,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让世界了解中国,超越文化隔阂和冲突,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让文化连接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学中,作为老师也更应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正确对待本国文化和其它文明,承认文明多样性的存在,和而不同才能共同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也是开放的、自信的文化,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观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心。

    汪春艳老师则表示,中共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建国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盛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3. 年轻教师的体会

    年轻教师林子琪说,作为一名职业院校教师,我们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定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甘当人梯、铺路石,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着眼社会生活,善于用家常话讲清大道理,用小故事讲好新思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用心用情守住主阵地,种好“责任田”。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思想上认知认同,学习生活中遵循践行。

    年轻教师刘晓颖表示,本次“同上一堂传统文化思政大课”为我们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支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作用。通过观看《同上一堂思政大课》,以传统文化、粮食安全等为主题展开了学习,体会如下:思政课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党领导地位的认识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立德树人关系着国家,铸魂育人任重道远。因此作为思政课教师还应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让思政课情真意切、发自肺腑、激情澎湃。

    年轻教师郑婉怡也表示,作为思政课教师,家国情怀、仁爱情怀、传道情怀这三个方面是不可缺少的。在日常生活中,转变学生认识误区,倡导优良的学风和行为作风,用心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将思政教育的工作手臂触及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更快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马院其他老师也分别写了学习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2122